课题负责人简介:
刘兴燕,大兴安岭职业学院副教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目前是地区心理危机干预专家组成员、兴安12355青年服务台心理专家。主持多项省、地级重点课题,其中《抗疫期间林区第四级人群“浸润式”心理危机援助服务模式探索》获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期间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在国家和省级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并参与出版心理学教材。
推进社区心理服务 助力幸福兴安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我区“十四五”《纲要》要求:“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社区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目标就是提升人民心理健康水平与幸福感,培育良好社会心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社区心理服务是指应用各种心理学理论及方法,对隶属于社区的个人、家庭、团体或组织提供服务,促进其成员心理健康和自我发展,从而提升整个社会心理满意度与幸福感。社会心理服务将是未来社区实现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助力实现建设健康兴安、平安兴安和幸福兴安的民生工程。
推进社区心理服务包含以下几方面:
引进积极心理学,奠定社区心理服务理论基础。积极心理学重视预防,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这为组织开展社区居民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带来了理论指导。
量化定性分析,获悉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状态。用标准化量表即心理状态评定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社会支持(ssrs)等量表对社区居民进行心理健康水平、幸福感状态、社会支持程度进行定量。
培育高素质专业人才,提高社区心理服务水平。要引进或培养一批心理学专业人才进社区,动员行业协会、社团组织、心理义工团体等力量,以兼职、购置服务等方法,广泛吸纳社会优秀心理技能人员,从而促进社区心理服务工作融合到社会的各个方面。
打造专业指导团队,开拓社区心理服务建设路径。利用专业团队指导社区心理服务的场地建设、参与心理服务人才选拔培训、研究心理健康服务内容及建立社区心理服务网站,为社区居民提供人性化、系统化、科学化、精准化的心理服务。
整合社会多方力量,织密社区心理服务建设网络。政府部门应统筹卫生部门、民政、残联、公安及学校等社会各单位资源,联动共建,完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以提高社区心理服务的规范化管理水平。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意识。采取线上线下多项措施普及心理健康相关知识,加强居民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从根本上加强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