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记录中国最后一个狩猎民族的神性故事。1982年~1985年寻访兴安岭森林中的鄂伦春族和鄂温克族猎民。珍贵的摄影作品见证即将消失的狩猎文化与驯鹿文化,重现人、动物、自然之间互为依存的生命真相。
狩猎人的历史印记
——读《猎民生活日记》
□甘武进
“11月28日。今天我拍了关大爷在灰里烤面包圈的镜头,这是鄂伦春族特有的食面方法。我还拍了他烤后背的镜头,鄂伦春族人常在睡觉前背对篝火躺着,掀起狍皮被,让篝火烤他的后背,就像汉人在家里躺在暖烘烘的炕头上一样,舒舒服服的。”这是《猎民生活日记》中的文字。作者顾德清以日记的形式,真实地记录了中国最后一个狩猎民族的故事,他用文字与图片重现人、动物、自然之间互为依存的生命真相,令人难以忘怀。
1982年至1985年,顾德清先生寻访兴安岭森林中的鄂伦春族和鄂温克族猎民。在兴安岭一带,他多次与猎民一起进山,长途跋涉于原始森林中,动辄百里,住的是只有一层布墙的“撮罗子”,常露宿在雪地里、淫雨中;吃野兽肉、饮烈酒,打不到猎物时就只有列巴和大酱……称得上是苦不堪言。然而猎民们朴实、独特的性格和生存方式,野性的犴、鹿、飞龙鸟等,气象万千的森林、雪坡、雾、太阳——人、动物、自然之间互为依存、和谐、古朴、原始的关系,蕴含着一种冷峭的美和本原的生命哲理。
鄂伦春和鄂温克猎民,世世代代以狩猎为生,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狩猎文化和驯鹿文化,世代守护着那片赖以生存的高山密林,也见证了人、动物、自然之间的神性。他们的生产方式、狩猎方式、兽皮和桦皮制作、精神信仰等,都有特殊的意义和艺术研究价值,是我们伟大中华民族的瑰宝。顾德清先生作为一个外地人,一个汉族人,为了能拍到猎民更多精彩的瞬间,他走进那个几乎与世隔绝的世界,和猎民一同进入深山,同他们吃睡在一起,真实体验他们日常的生活。
在额尔古纳左旗敖鲁雅鄂温克族乡,作者在村民玛尼家拍了一个桦皮盒子:直径约三十厘米,高二十厘米,盒壁一圈是涂红油漆的驯鹿图案,其他地方衬蓝色,图案边线露桦皮本色,用“压”“刻”的工艺方法制作。在另一个地方,作者拍到了桦皮船:呈纺线梭形,长有六七米,宽仅八九十厘米,顺水行船时在河中间的急水位置下划很快,逆水行船则是在水边浅水处地方用两根木棍撑着河底上行。据说夏季用桦皮船是为了便于养马,备冬季使用。
在乌苏门,作者跟随鄂伦春族乌鲁布铁人一起狩猎。他们爬上山头,看到那只被关大爷打死的鹿。他们喊着号子把鹿拽到山脚下,关大爷笼了一堆火,抽出刀子,很快就扒开了鹿皮,掏出内脏,又把肉砍成几大块,用皮条子穿起来。猎手们像是在“卸机器”,油污似的鲜血染红了他们的双手和猎刀,雪地上留下一片片的血迹。作者说:我看着四周灿烂的阳光、湛蓝的天空、雪地、白桦,猎手、猎马、鹿皮,能深深感受到鄂伦春族人千百年来的生活风貌……
四年的时间,顾德清先生拍了狩猎民族的生产生活环境、地貌、服饰、器物装饰、信仰、生活风俗等系列图片两千两百多幅,并记下大量笔记。书中的照片,是真实的画面,是很多人不曾见过的,也是鄂伦春族和鄂温克族人生活逐渐变化的记录,或许不久的将来,随着老一代猎人们的离世,这些曾经的过往都将成为历史,对于新一代的鄂伦春族和鄂温克族人来说,不仅是难忘的记忆,更是狩猎人的历史印记。顾德清先生历经千辛万苦所记录的那段历史,意义非凡,值得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