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秋未必皆寂寥-9游会

2023-01-06 09:03:28    来源:大兴安岭日报      编辑:

秋季来临,许多植物的叶子会渐渐变色、枯萎、飘落,只留下枝干度过冬天。这对于古人来说是相当悲凉的,秋风秋雨,枯枝残叶,萧瑟的秋风,无不让人产生离别之情、心生感叹。因此,自古文人多悲秋,悲是秋天的一种色调,一种愁绪,愁,也成了心头上的秋。古代文人诗歌创作多以悲秋为主题,但也有不少诗人写出了秋天的美好一面,挖掘出了秋之美好。

南宋诗人杨万里在《秋凉晚步》一诗写道:“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杨万里的这首诗别出心裁,写秋景,不诉悲情,独树一帜,清新自然令人眼前一亮。小诗开头以“秋气堪悲未必然”提纲挈领,表明诗歌主旨。秋风瑟瑟,秋雨潇潇,秋日虽有些凄凉,但却不一定要悲惋。秋日轻寒,天高云淡,正是四季之中最宜人的时候。潋滟的莲池之中,红荷早已凋零了妩媚,但无尽碧叶却仍生机盎然,新生的小荷叶只有铜钱大小,却异常可爱。在一片秋之悲情中,诗人看到的却不是凄冷,而是新生,是碧色,是生命的另一种发端。“绿池落尽红渠却”又如何,“荷叶”不是正“犹开最小钱”嘛。这首诗通过秋景萧瑟中新开的荷叶,道出了人生的真谛:人生纵陷困境,却仍要满怀希望,蓬勃向上,才能迎来自己的“柳暗花明,荷叶新开”。

伟人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更是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描绘了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既是四周枫林如火的写照,又寄寓着词人火热的革命情怀。红色象征革命,象征烈火,象征光明,“万山红遍”正是词人“星火燎原”思想的形象化表现,是对革命与祖国前途的乐观主义的憧憬。全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表现了词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

唐代诗人王维在《山居秋瞑》中,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

秋天不止是寂寥、悲苦,也蕴含着绚丽的色彩和生机;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诗意的季节,行走在秋天里,能感受到秋阳的灿烂、秋花的靓丽,更能感受到生命的充实!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