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春华
心理学上,描述过一种“过道效应”:过道里的感应灯总是常闭的,人们都希望等灯亮了,看看什么情况再往前走。可现实却是,如果不往前走,没有达到相应的位置,灯永远不会亮。
我的母亲在年轻时候,就曾面临过这种“过道效应”。
那时候,外婆家在遥远的东北,母亲跟父亲结婚之后,迎来了人生第一次重大的抉择,如同站在一个十字路口。
这个路口,令母亲倍加痛苦纠结,辗转反侧寝食难安,踌躇了一年之久,还是没能作出决定。
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抉择呢?
因为父亲当时的单位总部,远在山西太原,所以母亲面临的两难问题便是:如果要夫妻团聚,那她就要离开土生土长的家乡和父母亲人。
母亲从未离开过家乡,年纪轻轻的她,眷恋家乡和亲人的心情,还有她对于陌生环境的胆怯心理,都不难理解。
后来,还是外婆替母亲作了决定,她告诉母亲:“夫妻团聚才是正理,再说,你不往前走,怎么知道前面的日子好不好过?”
于是母亲听从了外婆的话,从此背井离乡,追随父亲,结束了两地分居。
父亲那时在工程单位,因此要随着工程任务四处流动,虽然他们都远离家乡和亲人,在孤立无援的境遇里打拼不易,但是他们的日子却越过越好。
这时候,最感欣慰的是外婆,她在给母亲的书信上说:过日子就要步步向前,不能光盯着眼前那点愁苦。
工程单位,没有年节,没有固定的休息日。这样的工作性质,使得母亲难得回一次娘家,每次都是隔上两年才能回家过年。
小时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只要我们回去过年,外婆家从早上便开始摆上酒菜,亲朋好友们从日出喝到日落。
东北人善饮,而且几乎不分男女老少,都能喝上几口,个个都是海量。多年不见,更是有着说不完的话,唠不完的嗑。
外婆家的饭桌子,从早上支起来,一直到深夜才能撤桌。那是我第一次见到流水席的样式,至今仍对亲戚们的酒量佩服得五体投地。
相逢总有离别时。当我们一家不得不离开时,亲戚们都哭得跟泪人一样。
特别是当我们乘坐的火车渐渐开离站台,眼瞅着月台上的亲人们痛哭不止的时候,我们也泪如雨下。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上学,父母回故乡的次数少之又少。孩子大了,父母总是会以孩子的学业为主。
从前,母亲与故乡的联系依靠书信的往来,字里行间都寄托着浓浓的相思。
后来,家里有了电话,一根纤细的电话线传递着母亲与故乡的信息。
再后来,外婆去世了,外公也在多年之后去世了,母亲在痛失亲人的时刻,呢喃道:如果当初不离开家乡,就能多陪陪父母了。
我曾问过母亲:那您后悔当初的决定吗?
母亲说,她并不后悔,因为日子总得往前走……
人生在世,总会遇到痛苦困顿的时刻,不管你作出何种决定,只要是勇往直前方向正确,那就一定不会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