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祖国的未来拍照——读《米格尔在智利的地下行动》-9游会

2023-04-21 08:15:52    来源:大兴安岭日报      编辑:

内容简介

1985年,被严禁归国的导演米格尔·利廷,经乔装打扮潜入智利,秘密拍摄了长达32200多米的胶片,记录了他的祖国遭受12年军事独裁统治的状况。这次地下行动的成果是一部4小时的电影《关于智利的全记录》。当利廷向马尔克斯叙说他做了什么、是如何做到的时候,马尔克斯意识到在他的电影背后还藏着另一部未被记录的佳作,而它有湮没无闻的风险。就这样,马尔克斯对利廷进行了持续一星期的访谈,根据长达18个小时的磁带录音,写下了《米格尔在智利的地下行动》。

为祖国的未来拍照

——读《米格尔在智利的地下行动》

□李 季

1973年9月11日,智利军人皮诺切特发动政变,攻占总统府,掌握国家政权,史称“九一一”政变。此后,智利进入了漫长的军事独裁时期,智利人失去了自由与民主,上万人被逮捕、驱逐,更有数千人失踪或被暗杀。导演米格尔·利廷流亡海外十二年,成为五千名严禁归国者之一。为记录祖国延续了十二年并将继续下去的军事独裁统治的状况,米格尔秘密回国拍摄胶片,用胶片“给皮诺切特装上一条长长的驴尾巴”。

这次地下行动的成果是一部长达四小时的电影《关于智利的全记录》。加西亚·马尔克斯和米格尔相遇后,听到了电影拍摄背后的故事,意识到电影背后还藏着另一部未被记录的佳作,而它有湮没无闻的风险,于是对米格尔进行了一星期的访谈,写下了纪实文学作品《米格尔在智利的地下行动》。

1986年,《关于智利的全记录》在威尼斯电影节斩获大奖。同时,《米格尔在智利的地下行动》引起了世界轰动,人们称它是“拉美的自由与公正之声”。 在米格尔的镜头和马尔克斯的笔下,智利是一个怎样的国度呢?

表面看,智利一派繁荣,现代化的机场彻夜灯火通明,琳琅满目的进口商品充斥市场。实际上,国家外债沉重、经济濒临破碎、失业率居高不下。滑稽的是,以前从事体面工作的人沦为路边商贩后,还被迫西装革履,维持国家表面的尊严。政府的宵禁让城市处在恐怖的死寂中,行人脚步匆匆,面无表情,不敢公开交流,生怕被警察找茬。这些留下的人在自己的故乡流亡。压抑的气氛中,智利人民渴望挣脱束缚、改变现状的决心从未停止。公园长椅上休憩的老妇人担忧地说:“我们的国家正在挨饿。”

“住房和食物没那么重要,我们想要他们交还的是尊严。”这是智利最底层人民的心声,“我们最想要的是两样被他们夺走的东西:发言权和投票权。”一群放学的孩子,主动凑到镜头前,热情洋溢地说:“为祖国的未来拍张照片吧。”无数游客聚集在聂鲁达的故居前,手持《二十首情诗》,在栏杆上镌刻永恒的爱的诗篇:“阿连德和聂鲁达虽死犹生”“将军们,爱情永不死去”“一分钟的黑暗不会让我们失明”。前总统阿连德的墓前鲜花常新,人们敬称他为“永远的总统”,期待智利重返民主制的那一天。

在米格尔的镜头下,每个智利人都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期许,尤其是孩子们,对未来满怀信念。马尔克斯的笔下,智利国度虽有种种危机,但智利人的心中仍有永不消逝的爱和对和平与自由的向往。

在一个街上布满警察、每天实行宵禁的国家完成拍摄的工作,难度自然非常大。在首都拍摄之后,还要深入这片国土,到各个禁区拍摄。米格尔的行动充满凶险,马尔克斯在本书序言里说:“这是再现了一次令人激动的历险行动,他避开了来自军政方面的种种风险,成功地拍摄了一部影片,其最后结局,毫无疑问,远比原来设想的更加深刻、动人。”米格尔本人认为:“这并非我一生中最英勇的行动,但却是最值得的行动。”

本书完成四年后的1990年,皮诺切特迫于压力作出让步,智利终于迎来了17年来首位民选总统。曙光再现,米格尔和马尔克斯为智利的民主自由所付出的努力,将永远铭记在智利人的心间。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