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做壶》是由著名作家、江南文化学者、紫砂文化研究者徐风先生历时数年记录、考察与创作的匠心文本,由顾景舟先生的衣钵弟子葛陶中先生生动还原其制壶技艺,是著名作家与制壶大师的四手联弹。这是一本兼具文学审美价值、文化史料价值、工艺学术价值与技艺传习指导价值的著作。
简静中的至美追求
——读《做壶》
□钟芳
喜欢喝茶的朋友都知道,要品出一壶好茶,除了要有好的茶叶,外加一壶好水之外,还需配上一把质地优良的壶具,如此,整个品茶的过程,才堪称一种妥妥的享受。那么,好的壶具哪里寻?著名作家、紫砂文化研究者徐风在其新著《做壶》(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2年4月出版)中,给出了其中的答案。
在茶界,上等的紫砂壶,历来是茶友们梦寐以求的茶之重器。这些做工精细,包浆圆润的茶具,大多采用江苏宜兴丁蜀镇的紫砂泥,运用几十道传统工艺,全凭手工制作完成。紫砂壶之所以赫赫有名,除了得益于紫砂泥无与伦比的先天优势外,精密的制作工艺,以及民间艺人持续不断的创新,这些正能量因素的累积叠加,终使紫砂壶历经几个世纪的风雨,始终能够笑傲中华茶具市场。书中记载,紫砂壶的制作工艺,起源于明朝正德年间,经一代代制壶人的努力,在500年的传承中,既秉持着严谨而精细的制作工艺,也涌现出许多技艺精湛的制壶大师,顾景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这位紫砂壶的传人,在继承传统制壶工艺的基础上,独创出的茄段壶,就像一股清流,把紫砂壶的创作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领地。而他的弟子葛陶中,深得师父顾景舟的真传,他所制作的茶具,也多次荣获国际国内大奖。本书忠实记录下了葛陶中追随顾景舟,用其高超技艺制作茄段壶的全过程。
全书循着葛陶中的制壶脉络,现场还原了恩师顾景舟不凡的制壶技艺,为我们揭示出古法制作紫砂壶的奥秘。作者认为,要做出一把精美的紫砂壶,各环节的工作都必须做到位。首先,要做好“选泥”和“做工具”两个重头戏。“选泥”就是选择原材料,它看似漫不经心,其实很需要花一番心思和技巧,从挖矿土,到整合为泥,再到千万次的捶泥,每一步都是耐心和技艺的大比拼。俗话说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把优质的紫砂壶,离不开一大批得心应手的制作工具,这一环节统称为“做工具”。“做工具”花样繁多,从制壶人端坐的泥凳、供壶坯休憩的套缸、再到具体的木转盘、挖嘴刀、小木锤、磨布……大大小小几十到上百件器具,都要精心准备齐全了,制壶大幕才算正式开启。其次,是制壶的过程,这个核心的步骤,最考验人的心性。整个制作环节,前前后后需要经历千万次的敲击和锤打,一方沉寂的泥团,方能渐渐被制壶人巧妙地“唤醒”,再经过一番精心的组装捏合,由打泥片,到打身筒,再到打印章等十几道繁琐工序,一把手工制作的紫砂壶,才算基本告一段落。
紫砂壶,虽则看起来不过一个普通的壶具,但要真正把它做好、做精,可没那么容易。作者在讲述茄段壶制作流程的同时,也将顾景舟等一代匠人的制壶“秘籍”精心提炼出来。令人玩味的是,在公众看来,做一把好壶,手上功夫最为关键。可在顾景舟看来,做壶者其实更需要一份心性的涵养。因为做壶是一件雅事,特别讲究一个安静祥和的氛围,正所谓境由心生,做壶者只有保持一份好的心情,才能做到慢工出细活,做出精品。他还特别总结出“三不做”的戒律,即“阴天落雨不做,身体不适不做,心情不好不做”的法则。这些大师们,完全是把做壶当成是一种修行,当成是一种生命的享受。在情绪低落,尤其萎靡困顿的时候,他们宁肯停下匆匆的脚步,去浏览别处的风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也不愿意强打精神,一头埋在紫泥堆里,疲于应付式地去赶所谓的工期。他们完全是抱着一种尊崇和敬畏的意识,把这些冰冷的泥块看成了有生命的东西,所以,才会以极其认真的态度,去善待手中的每一件壶具。与其说他们是巧夺天工的艺术大师,不如说他们是珍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学家。在几十年的艺术追求中,他们总是把最阳光、最精神的一面,展示在一壶一器的制作中,从而用生命中的激情和饱满,创造出了一件又一件传世佳品。
初夏时节,喝着紫砂壶里溢出的香气四溢的茶水,展开《做壶》橘黄色的书封,慢慢品出了书中的真义:原来做壶与做人,竟是如此的相通,繁华落尽见真醇,人生大美简中求,做壶如此,做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这样想着,一缕阳光照射过来,瞬间满室生辉,心地也不禁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