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王冬)地区工商联深入贯彻落实全省能力作风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扎实开展“工作落实年”活动,关注企业需求,充分发挥“工商联 司法局”沟通联系机制作用,以“望闻问切”解“急难愁盼”,全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全力服务保障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搭建平台“望”企情。地区工商联与地区司法局联合印发了《关于服务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十项机制》,县级工商联与同级司法部门建立协作机制15个,联合分析研判民营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和法律诉求,共同探索保护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和服务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途径、新方法。扎实推进“百所联百会”机制建设,积极为律师事务所和商会建立联系合作机制牵线搭桥,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实现需求精准匹配、工作有序对接;全区7个县级工商联和6家商会与结对律师事务所建立了联系合作机制。
调查研究“闻”呼声。通过工商联会员群、领导班子群、工作群、商会群向广大民营企业家发放了《大兴安岭民营企业法律需求登记表》,收集了4家民营企业的法律问题。通过微信群、进企业等方式推广12348法律服务热线和大兴安岭掌上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为广大民营企业家提供个人免费咨询、企业免费咨询、免费电话咨询等多渠道咨询方式,真正实现司法服务“零距离”。
服务上门“问”诉求。地区工商联、司法局联合营商环境局、商务局及律师协会、人民调解协会、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组成联合法律服务工作组,深入大兴安岭天草药业有限公司、大兴安岭北天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展“送法进企业”主题活动,针对与企业相关的法律问题,与企业代表展开深入交流讨论,面对面听取了企业的法律诉求,解答了企业的法律困惑。同时介绍了分管领域最新的惠企政策和助企服务措施,为企业发展赋能助力。
精准调解“切”症状。成立了“大兴安岭地区工商业联合会人民调解委员会”,2022年成功调解民营企业纠纷2起。采取多种形式帮助广大民营企业家树立法治思维、提高法治观念,深入20余家企业讲解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举办“法律讲堂”5次,通过讲解法律条文、以案说法等方式,为民营企业家讲解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提高了广大民营企业家的风险防范意识。